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好精准投放?|网络营销

2018-08-13 阅读(173) 作者:厚昌网络

说到精准投放,营销人员都会想到大数据。利用大数据的精准性抓取用户的搜索行为、点击行为所建立的标签,然后根据标签去做定向投放。可是利用大数据就一定能做到精准性的转化效果么?

例如某“跑步机产品”投放了信息流广告,根据大数据将目标用户定位在近半年关注健身类文章的用户,事实证明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在所谓的大数据的精准加持下,反而投放成本比之前增加了呢?

厚昌网络小编今天来分享一下网络营销人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好精准投放。
 

关联标签与有效标签


在网络营销中,大数据对用户的标签基本上可以分类两类:关联标签和有效标签。

关联标签:指与产品有相关联系,也能使用户产生购买行为的标签。

比如开头举得那个案例,向具有健身标签的用户投放跑步机,这就属于关联标签。

有效标签:用户与产品是因果关系,能够直接产生购买行为。

比如向二次元标签的用户推送动漫周边。

那么网络营销人应该利用有效标签还是关联标签呢?毫无疑问是前者。

举个栗子

一个人喜欢健身关注健身,所以需要买一个跑步机放到家里会更加方便,这个逻辑没毛病吧?但这只是广告主的认知。那些真正热爱健身的人是不满足于仅仅跑步的,他们往往会去健身房等更具有氛围的地方。

拥有“健身标签”的用户只是有可能会产生购买行为,所以说健身标签对于跑步机而言是相关标签,而“没有时间”才是关联标签,因为他们之间是因果关系,用户会直接产生购买行为。

这就好比冰淇淋销量增加的时候,溺水人数同比增加,难道我们能说是冰淇淋卖的多所以才导致了溺水人数增加么?

但大部分广告主在投放广告时,都习惯性去运用直观可见的单一属性,机械地将市场上存在某些相似的用户归类在一起,将关键词和用户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误解为因果关系。

所以我们在投放广告前,要理清关键词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寻找关键词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不是相关关系。
 

优先关注发出消费信号的用户


侦查学家艾德蒙·洛卡德认为,当人们产生某个行为时,总会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

简单理解便是:在产生任何行为前都会有一定的触发动机。

比如,你产生喝水这一行为是因为你渴了,你产生吃饭这一行为是因为你饿了。

而对于网络营销中的用户来说,每一个在网络中的行为都会留下数据,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就产生了大数据,即用户标签;以此帮助我们侦察用户状态、预测用户行为。

各位网络营销人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地搜集能够诱发用户产生购买行为的因素。

比如太阳镜,风沙、阳光、夏天、造型等等都是诱发用户产生购买动机的因素。所以相对应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大数据向近期购买过防晒口罩、夏天连衣裙等用户进行推送。
 

尽量保持与动机型用户的同频


各位网络营销人,当你了解到产品的关联关键词、洞察到用户的消费动机,你以为只要把产品推送出去就会形成转化了?

当然不是。

以上只是我们投放的因素,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虑,我们的产品层级,是否和用户的消费水平、习惯在同一个层级上。这就是网络营销中的:相关转化因素。

以刚刚投放跑步机为例,假设我们卖的是RMB2000+的跑步机,那么对应的:

什么消费水平的用户,会成为我们的目标用户呢?

他们对这一类产品、对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同样是跑步机,该推荐新款给用户?还是该推荐正在做活动的经典款?

……

这都需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那搜集什么信息?我们可通过网络营销中的大数据对曾购买过跑步机的用户进行信息调取。发现购买过跑步机的用户也都购买了动感单车等健身产品,那我们就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关联产品,预测购买跑步机目标用户的购买能力,选款要求等。以此来确定自身创意、着陆页等优化方向。

一般情况下,网络营销推广可先根据产品进行罗列能够使用户产生购买动机的因素,然后再根据这些因素通过大数据所构建的用户画像、搜索行为以及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广告投放。

都说大数据精准,但精准的前提是要做好准备工作,比如连相关标签和关联标签都分不清楚,还说什么精准投放?
 

以上的网络营销推广套路基本上可以总结为:

1. 对网络营销用户关联标签和相关标签进行分类,投放关联标签;

2. 搜集影响网络营销用户产生购买动机的因素;

3. 利用大数据构建网络营销用户画像、搜索行为等;

4. 根据大数据的信息,确定网络营销推广的优化方向,并进行广告投放。

网络营销推广玩儿的就是套路,大数据时代也不外如是。在数据与智能掌控一切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要跟紧形势,做好自己,才有可能取得立足之地。

更多网络营销资讯,请继续关注厚昌网络。

标签:

相关业务咨询:17331033350

图片以及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分享内容: